逋云江

一个讲故事的。

三窟爱发电,ID逋云江。

【提气】手记

用来生换今宵,花好月圆我和你相邀!
我这么勤奋,我jio得你们可以夸我一下
这不是长篇,大概几发完结。
 
 
  2059年7月14日    周一    晴

  
    
  在市图书馆做志愿者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我的工作是整理受捐的各类书籍,检查是否有污渍破损,将合格的书籍登记录入信息并归库。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枯燥了些。

  我习惯在整理完之后仔细翻看那些写过批注的书,这年头还肯在书上写批注的人已经很少了,因此这些批注大多都很有意思,有语言诙谐的,有辛辣点评的,有诉说心绪的……无论是哪一种,都记录了批注人的一段时光和回忆。通过这些文字,往往能摸到那个人内心隐秘的一面。

  今天图书馆又接收了一批私人捐赠的书,挺多,大概五六百本,除了各类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杂志。填登记表的时候,周老头凑上来低声跟我八卦。他脸上带着一丝唏嘘,讲到激动处,那两只浑浊的眼里顿时爆发出光亮。

  他告诉我,这批书的捐赠人是一个很出名的主持人,将家里所有藏书捐赠给市图书馆是他的遗愿之一。他没有伴侣,也没有子女,所有具体捐赠流程都是由助理来办理的。

  我有点好奇地问他是谁。周老头摇摇头,沧桑地叹了口气,说:“你们这帮小孩儿,肯定都不知道他了。我从小就是看他的节目长大的,那时候他真是火遍大江南北,谁没听过他的名字啊。”

  整理的工作挺无聊,于是我很有耐心地等他感慨完,又问了一遍。

  这次周老头没有再卖关子,他简单地念出一个名字:何炅。

  我顺手搜了一下他的履历,确实非常辉煌。这让我对他多了一点好奇,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检查那些他捐赠的书。

  也许是因为他的年龄,他正是那些为数不多会写批注的人中的一个。我像以前一样把所有写过批注的书都单独放到一边,方便我完成整理后翻看。

  《舒婷诗》似乎被人翻看过很多遍,书面很干净,但书页却有些起皱。我不由打起精神,仔细地检查书页是否有破损或污渍。

  翻到《中秋夜》时,我翻动书页的手指停住了。书里竟然夹了一张写了字的纸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内心挣扎了一阵,最终好奇心占了上风。当然,我承认,这么做不厚道,但我还是抽出了那张纸片细看。

  纸片的边缘已经泛黄了,上面用黑墨水抄了一段长长的诗。

 “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
  不要离开我
  那条很短很短的街
  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让我做个安详的梦吧
  不要惊动我
  别理睬那盘旋不去的鸦群
  只要你眼中没有一丝阴云
  让我做个荒唐的梦吧
  不要笑话我
  我要葱绿地每天走进你的诗行
  又绯红地每晚回到你的身旁
  让我做个狂悖的梦吧
  原谅并且容忍我的专制
  当我说:你是我的!你是我的
  亲爱的,不要责备我……
  我甚至渴望
  涌起热情的千万层浪头
  千万次把你淹没”

  开头的字迹很工整,渐渐地,笔迹变得浓重起来,笔划也不再收敛,最后那几行似乎写得很匆忙,字迹十分凌乱。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读完了这段诗,忍不住猜想另一面是否也同样写了什么。等把纸片翻转过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什么纸片,而是一张相片。

  相片上是两个很年轻的青年,一个长发及肩,帅气逼人,一个戴着黑边眼镜,有些书卷气,两个人头挨着头,都笑得很开心。

  我来回翻转着相片的两面看了很久,觉得自己似乎窥探到了一个陈年的秘密。

  本想把照片放回去,但看到书页上的那首《中秋夜》,我又迟疑了。年轻的合影、照片背后的诗,还有照片所夹放的这个足以令人怀疑的位置,一切都指向某个模糊的答案。也许,为了捐赠人的隐私着想,我不该让这张照片留在书里。

  最终,我小心地把相片夹进了我随身的记事本里,打算把书整理完再考虑该如何处理它。

  在这之后,我一直忙于手头的工作。但眼前总会不时地闪过那几行凌乱的字迹。

  这位捐赠人似乎惯于随手拿过什么东西就当做书签,书里时常能看到一些小纸条、纸片或者干脆整张白纸。按惯常的处理方法,这些纸条随意扔进垃圾桶就能了事,但或许是因为那张相片的缘故,我没把它们都扔掉,反而在仔细地读过之后保存了下来。

  最多的是写着各种提示的硬纸片,背面还印着各种节目的名字,应该是捐赠人在主持节目时用的。小纸条要有意思得多,记时间安排比如“7号晚六点,往生庆功宴”;随意写了几句话的比如“想念另一个自己,人群,还是人海?”;有大段摘抄的比如“空间和时间不仅去影响、而且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所影响……在宇宙界限之外讲空间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还有一张“30号前记得买好生日礼物”,有被揉皱过的痕迹,纸上布满折痕,又被展开摊平了夹进书里。

  到下班时,这批书已经整理了将近三分之一。我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捐赠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又查了一次他的资料。在他的生平介绍中,频繁地出现几个人名:黄磊、谢娜、张杰、李维嘉……

  之所以把“黄磊”写到最前面,是因为我在搜索页面末端看到了一条不起眼的新闻:“著名主持人何炅遗物由其好友黄磊接手……”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同样搜索了黄磊的资料,并且着力找他年轻时的照片。

  结果不出所料。

  我的心沉甸甸的,在我反应过来之前,屏幕上已经显示出了“何炅 黄磊”的搜索结果。

  他们是多年好友、他们一起合作过无数作品、两杯奶茶、《暗恋桃花源》、灵魂伴侣、《向往的生活》……

  除了那条“接手遗物”的新闻,似乎没有任何异常。

  我稍微轻松了一点,却又忍不住继续查找,最终在社交平台上找到了一个陈旧的链接。那是个只有三四十秒的视频,镜头晃得厉害,画质也不清晰,我勉强认出了被簇拥在人群中间的那两个人,捐赠人握着黄磊的手臂往前走,黄磊微微侧着身走在前头,不时回头看一眼。

  画面里透出某种奇怪的感觉,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发觉黄磊那怪异动作的用意何在。当周围的人涌上来时,他会下意识地挡一挡身后的捐赠人,片刻后又不着痕迹地挪开,让捐赠人出现在镜头里。而捐赠人也一直跟着他的脚步,低垂着眼,半点锋芒不露,好似一个普通人。

  视频里这两个人的动作和神态完全打破了资料上冷冰冰的描述留给我的印象,我忽地想起那张照片,心不由揪得更紧了。

  他们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另:附《中秋夜》原诗,我宁愿相信捐赠人将照片夹在这里不是巧合

  海岛八月中秋
  芭蕉摇摇
  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
  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
  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选择
  没有蔷薇花
  并不曾后悔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
  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
  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惫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
  就有多少忧愁!
 
 
2059年,就是我们这一辈六十岁左右的时候。

评论 ( 12 )
热度 ( 87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逋云江 | Powered by LOFTER